本報8月28日訊(記者 張尚武 通訊員 肖堯階 譚正北)南嶽景區周邊的衡山縣,農開項目突出流域開發、產業鏈扶持,助農民搶搭鄉村旅游“順風車”。據省市專家組日前驗收,項目區農民種養增收能力明顯提升,在“家門口”守土致富,幹得津津有味。
  作為公共財政支農項目平臺,農業綜合開發通過改良條件,讓農民主要依靠種養增收。連續5年,衡山縣沿烏河流域連片開發,每年投入1000萬元以上,建成5萬畝高標準農田。本年度建成的水口萬畝高標準農田,塘壩渠系整修一新,引烏河水入田,灌排“分家”,旱澇保收。
  解決乾旱難題,項目區對9500畝中低產田實施改造,通過測土配方,為土地配“營養餐”;引導土地流轉,鼓勵大戶種田;對散戶加強培訓,舉辦優質稻無公害種植培訓班,培訓農民1.1萬人次。
  如今,沿烏河兩岸成了南嶽山下的“稻穀倉”。萬畝高檔優質稻示範片推廣“湘晚秈13”、“農香18”、“玉針香”等品種,對接南嶽糧貿、黃花坪糧食收儲公司等龍頭企業,走“公司+項目區+協會+農戶”的路子,農民每畝增收400元左右。
  如何讓農民守土致富?衡山農開辦打造項目平臺,吸引更多要素流向農村。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每年安排300多萬元,吸引企業、老闆投資農產品加工業。縣裡重點扶持湘旗農牧公司,帶動200多戶農民,年養殖加工湘黃雞500多萬羽。一隻整雞經過加工,變出30多個休閑食品,成為衡山旅游食品的標誌,為養殖戶年增收2000多萬元。
  農開項目突出一產業與三產業融合,提升農民守土致富的空間。縣裡重點扶持“富利”葡萄園,開發500畝美國黑葡萄,帶動周邊60多戶農民,形成果園採摘游線路,年接待游客4萬多人次,每畝黑葡萄毛收入接近3萬元。  (原標題:一隻雞經過加工,變出30多個休閑食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m24fmfi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